簡介
大家不會忘記,在2010年8月的香港報章上,發表了一宗消息有關美國雞蛋因受沙門氏菌的污染,引致超過一千人吃後身體不適。位在艾奧華州生產這批雞蛋的農場,宣佈回收多達五億枚以上的雞蛋。這批雞蛋,主要是內銷美國本土,據說沒有出口到香港。話雖如此,香港人也一時興起「美國蛋恐懼感」,紛紛轉買韓國蛋、泰國蛋,甚至不惜以較高價格去買德國蛋、荷蘭蛋、日本蛋,以至蛋中之貴族的意大利蛋。普通日用的中國蛋,雖然一向聲譽欠佳,但一般普羅大眾仍然樂用,佔了市場重要的位置。以前港人談到雞蛋,大都注意其膽固醇的含量,反而對蛋內所含沙門氏菌這大前題有所忽視。快餐店的廣告,無視於雞蛋在健康上的影響,好像雞蛋是真正營養最高又最廉宜的食物。這也是事實,許多草根家庭都賴兩、三枚雞蛋便可獲得豐富的蛋白質攝入量。近年日式食製流行,年輕的一輩只知追逐潮流,拉麵內的溫泉蛋、溏心蛋,還有薰蛋,都是半熟的雞蛋,流出軟嫩的蛋黃,大家甘之如飴,早把沙門氏菌付諸腦後。
沙門氏菌在1912年,為美國獸醫Daniel Salmon 發現,故以其姓氏為名。沙門氏菌一向被認為是滋生在雞蛋殼上,多半由雞的生殖系統傳染而來。雞生下了蛋,還會受到籠內各種細菌的污染,所以美國農業部規定雞蛋在裝盒之前一定要清洗乾淨。如今忽然有人研究得沙門氏菌不單只從雞殼的小孔傳入蛋內,而是在母體成長時,已是個帶菌體,而且繁殖力極強,在常溫下一小時內可增殖十倍。要避免沙門氏菌,最要注意的是:買新鮮的蛋;食煮熟的雞蛋;不要在菜餚內加入生雞蛋供食。買了雞蛋回家,是不洗比較好。若一買回家即用,清洗一下是可以的,若久存,便不能水洗,只能用乾布擦,方可放進冰箱內。我一向主張雞蛋要熟食,以致很多傳統的粵式蛋饌,在口感和味道上,全然改觀,但為了衛生,也非得如此。我很希望職業廚師能多注意安全食用雞蛋,少做一些流黃的菜式,則港人幸甚幸甚。為此我特意做一道在美國膾炙人口的傳統唐人菜:煎芙蓉蛋,去喚起一些在六十年代移民美國的僑胞的記憶,二來表揚雞蛋要熟食的重要。雖然在七十年代港式食製流行全美,但在小城鎮的唐人菜館,煎芙蓉蛋仍為美國人歡迎,與甜酸肉、蘑菇雞片、蝦龍糊等名菜等量齊觀。美國地道的煎芙蓉蛋,材料非常簡單;叉燒、罐頭竹筍、芽菜、芹菜,拌入幾個蛋,煎得香香,疊成餅狀,是老外必點之菜饌。我認為今天做這道菜,不必限於傳統,用料豐儉由人,只要把蛋煎香煎熟,便十分可口而衛生了。